爱因斯坦曾说过:“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聪明,就给他讲故事;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聪明,就多讲故事。”这句话说明故事具有很大的教育价值,富有直达人心的教育力量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。首先,每个人都是故事的宝库。这个宝库几乎包含了生活中所有的知识。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个宝库中发现生命的奥秘;第二,每个人都是故事的宝库。我喜欢听故事。故事不仅情节新颖,而且让人产生共情,进入奇妙的境地。因此,中外神话、寓言、童话等都是永恒的,启发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。
为什么人们喜欢听故事?至少有以下四个原因:第一,要了解万物的精神,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探索的需要。因为故事是有情节的,好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,可以满足人们强烈的好奇心,体验探索的乐趣。其次,故事是具象的,图像总是比抽象更能唤起我们内心的审美愉悦。所有艺术都描绘图像。由于故事中“真实”的人物、场景和情节,大脑中产生了新鲜生动的肖像,具有真实感和亲切感。第三,由于故事中人物的命运,情节的发展能够满足情感的需要,给观众发泄爱恨情仇的机会,给彼此同情和同情的机会。故事跌宕起伏,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悬念,让人不自觉地体会到一种心灵的徜徉。第四,因为故事有广阔的解读空间。这种广阔的诠释空间可以让我们的灵魂自由飞翔,获得解放感。换句话说,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个自由、共情的理解空间,我们可以在故事文本的自由解读中放飞心灵,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闲适与平静。正如《故事就是故事》中唱的那样,“故事里有多少是非,故事中有多少是非;故事里的事有是有否;故事里的事有是非”。故事是不是,是不是”。
从故事中学习,实际上就是从生活中学习,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基本理念。因此,教育者必须善于讲故事。讲故事比讲道理要困难得多。 “理论是灰色的,但生命之树常青。”生活的道理是单调的,但生活的故事却是丰富多彩的。讲故事需要想象力以及在真实和虚拟事物之间建立巧妙的联系。讲故事需要耐心,需要暂时放下自以为是的分析和建议。讲故事需要趣味性和身心沉浸感来渲染气氛、铺垫剧情。因此,一个人越聪明、越真诚、越有趣,就越有可能讲出一个好故事。
编织生命故事的两条线是记忆和想象,而这两条线的主要原材料就是我们的经历。没有经历和体会,就不会有记忆,想象力也不可能凭空诞生。因此,如果我们缺乏故事可讲,那是因为我们缺乏记忆力和想象力。如果我们缺乏记忆力和想象力,那是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和经历。 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、见万千人”都是丰富阅历和经历的具体方式。经历和经历多了,我们讲故事就有了“活水源泉”,触手可及。
作为老师,我们如何“教”学生?简而言之,就是言传身教。讲故事无疑是最好的宣传。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,你会体会到很多表达的艺术。讲故事可以改造人的心理结构,使人少一些专断和专横,使人的内心世界舒缓、平静、富有想象力。作为生命教育老师,可以储备很多故事。当你们班的学生犯了错误时,告诉他或者让他读相关的故事,然后与学生分享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。这样做的效果会比生硬的说教和严厉的训斥要好得多。
(以上摘自《生命教育,努力走向幸福》P32-P34)
与说教相比,与训斥相比,与“威逼利诱”相比,与“软硬兼施”相比,甚至与一些居高临下的“以理为学,以情动人”的教育方式相比,有故事的教师更应该有更大的影响力。德育优势,甚至可以说故事是他们的“王牌”,尤其是“属于教师本身、有血有肉的故事”。而且,这里所说的故事绝不是引人注目的、惊天动地的故事,而主要是生活化的、细节相关的、普通人的故事。它们就像空气一样容易被忽视。因此,只有那些有思想的教师才能捕捉到它,只有肯动脑筋的教师才能利用好这种“教育氛围”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一名教师想要秀出自己的“德育肌肉”,首先要展示的就是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教育故事。那些学习故事的人将受到教育。
一、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
陶行知先生担任校长时,有一天,他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孩试图用砖头打另一名同学。陶行知立即拦住了这名学生,并命令他去办公室。
了解了外面的情况后,他回到办公室,发现男孩正在等他。他拿出第一颗糖递给他:“这是奖励你的,因为你准时到达,比我先到。”然后他又拿出了一颗糖。第二颗糖:“这也是给你的,我不会让你打别人的,如果你立即停止,那就说明你尊重我。”男孩疑惑地接过糖果。
陶行知拿出第三张:“据了解,你因为同学欺负女生而打了他,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。”
这时,男孩已经哭了:“校长,我错了,无论如何,我用砖头打人都是不对的。”
陶校长拿出第四颗糖,说道:“你承认错误了,我们的谈话结束了。”
因此,在教育学生或孩子时,不应该采用训斥、责骂、殴打、责骂等伤害人自尊的方法。相反,你应该冷静,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,进行影射,进行比较和比喻,引导对方的心理。很多时候,微笑比严厉更有力量,欣赏比批评更有激励力。一滴水贯石,胜过一场大雨。善意的话语、善意的话语,可以无声地、潜移默化地传递。
不管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是真是假,需要说明的是,陶行知先生的德育重点是发现学生好的一面。他认为“恶不压善”,人性本善,学生是可以塑造的。在此前提下,他的糖果肯定了犯错的学生的守时习惯、尊重老师、正义良知、知错改正的能力。可以想象,陶先生让男孩来办公室的初衷是劝说、劝他做好事。糖果要提前准备好,只要孩子改变自己,承认错误,就会得到奖励。另一方面,如果孩子没有主动思考、自觉成长的倾向,他肯定不会渴望成功。这再次说明,教育是一门慢艺术,是农业而不是工业。
2. 三球篮球的故事
最近,我没收了学生的三个篮球。这三个篮球也引起了我的思考。我把它们写下来分享给大家,供大家参考。我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触发更多的人发现更多的故事。更加明确德育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。
第一个篮球是这样的。午休后,大家从宿舍回到教室,路上几乎没有行人。我从办公室向外望去,看到一位初中同学一边走一边打篮球,没有注意到下课铃已经响了。我走出去请她过来,她把球收起来,走到我身边。我说:把球给我,你赶紧去上课。安静地进入教室,不要打扰他人。第二天,她来看我,我问她是否尽快赶到教室,不影响其他人上课。她说是的。然后她问我是否可以把球拿回来。我让她回去,根据她的表现,我会主动把球让给她父母。她同意了并离开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没有说太多的话,也没有说要惩罚她。我们希望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自己去理解。我们希望他们在学校以学习为重,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。直接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、什么是错的效果有限。不管我们用篮球还是其他什么,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为他们好并不容易,而这种认识确实非常重要和有价值。
第二个篮球是这样的。大约在晚自习前几分钟,我走在路上,听到篮球场传来声音,我走过去一看,发现有六名初中生沉浸在篮球的快乐中。聚集完他们后,我问他们是否知道晚修时间到了。玩之前有计时器吗?谁负责提醒大家?球是谁的?他们都一一回答。他们说有计时器,由于玩得太投入,负责提醒的同学没有听到。我又问他们要不要把球还给它的主人,同学们说不用还了。这时,我没有错过这个机会。我说其他同学之所以说不用还球,是因为球不属于他们。人们在做出与自己无关的事情时是不负责任的。球的主人还表示不需要归还,这有悖常理。他想迎合老师而不说实话。我告诉他们,希望他们能从这次事件中了解一些真相。学习要有紧迫感,活动要有归属感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不要轻易做决定,诚实地对待自己的事情等等。他们什么时候会来把篮球要回来?我等着再次和他们聊天。
第三个篮球是这样的。几个学生穿过楼道回教室时,大声喧哗,轮流投篮球。我要了篮球后,就让他们自己去学习。第二天下午,两个同学一起来找我。我问其中一个球是谁的,他说是他的。我告诉他下周他将参加公开审查。他立即改口说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。我问他。他们回去请同学来。他改变了说法,说那是和他一起来的同学的。我让那位同学用我的手机给他的父母打电话。我想和他的父母谈谈。他犹豫了一下,说道:不是他的,是一届同学的。至此,我就抛开了球属于谁的问题。我告诉他们,问题不只是投在不合适的地方,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处理已经做错的事情。一是勇敢承认,不撒谎。二是积极纠正,不再重蹈覆辙。我不确定他们听到了,但是他们暂时还没有把这个篮球拿回来。放在这里的篮球应该算是对他们的一个提醒。我想我会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球还给他们。 ,别让这个篮球白白浪费了。
三、德育工作的重点和落脚点
阿基米德的支点理论告诉我们,找到工作的重心非常重要;同时,撬杠杆的人必须有立足点,才能发挥力量。开展德育工作时,非常有必要利用具体情境或“故事”,为学生独立思考、做出道德认知和判断找到支点。只有以此为重点,德育的效果才能进一步体现在情感、意志和行动中。此外,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摆好自己和自己的角色,以他人影响他人,以生命促进生命,换位思考他人,与学生建立平等、民主的道德关系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“雅斯贝尔斯效应”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: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哲学家的话无疑是对德育工作者的高山呼唤,理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回应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czymdq.com/html/tiyuwenda/5184.html